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演讲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10月3日,习总书记在印度尼西国会发表《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演讲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12月10日至13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一带一路”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倡议。在深圳市科协的主办支持下,由深圳老年科协承办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显现与繁荣”自主创新大讲堂于2019年3月22日下午14:30-16:30在市科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包括老年科技工作者、暨南大学深圳校友会代表、市民朋友等在内的150余人参加了讲座。
上图为大讲堂现场照片
一、联系专家,确定主题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以南海为中心,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当前,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是在新形势下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世界提供了一项充满中国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对中国与世界更深层次的互动,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纪宗安教授是暨南大学第一个博士点—专门史的首届博士生,曾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广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暨南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副主任。经与纪教授多次沟通,确定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显现与繁荣”的讲座主题。 二、制定方案,积极宣传 深圳老年科协专项组制定了可行的详细方案,确定宣传资料的种类、样式、内容、听众类别及组织方式,随后逐一落实。首先请广告公司设计制作大讲堂宣传折页,同时积极联系组织听众。通过微信群、网络等发布此次大讲堂信息,并联系协办单位:暨南大学深圳校友会,邀请相关人员参加。讲座前一周,通过邮箱、QQ群、微信平台、微信群及协会网站广泛进行宣传,并微信和短信提醒报名者准时参加,确保讲座的听众人数。
三、讲座精彩,深受好评 讲座以PPT的形式,围绕“一带一路”的提出、丝绸之路的提出及相关问题和海上丝绸之路展开。纪宗安教授首先介绍“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丝绸的发现和发展以及对外输出、“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接着细致梳理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脉络,系统讲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愿景,最后解读了“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整场讲座,纪教授围绕主题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台下听众全程都很认真、专注地聆听。提问环节,大家向纪教授请教了南海一号博物馆文物保存、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重要节点等问题,纪教授一一耐心作答。通过本次大讲堂,市民不仅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及其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作用有了清晰认识,而且对我国基于历史做出的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有了更深刻理解,受到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