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集成创新技术在环保和交通领域的应用”
自主创新大讲堂的通知
|
您知道城市雨水是如何收集和利用的?您所在的社区是节水型小区吗?您了解中国高铁经历了怎样的研究发展历程吗?中国高铁掌握了什么样的关键技术,就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重大跨越,闯出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模式”呢?2015年1月23日14:00-16:30在市科学馆一楼报告厅由市科协主办、深圳老年科协承办的“集成创新技术在环保和交通领域的应用”大讲堂上,讲座专家将会为大家详细解读。 |
一、水资源战略和节水技术应用 |
讲座内容:介绍我国和深圳市水资源发展战略以及节水技术国内外发展概况,简述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进展,以及中水生产技术进展和应用。深入浅出地简介深圳建设节水型小区的政策、技术和方法。 |
讲座专家:张玉昌,研究员,中科院研究生院生态学博士,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生命科学技术研究,善于采用交叉科学技术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开发。是一种屋顶花园工厂化种植方法、一种裸露岩体坡面低养护的植物护坡方法等10项专利发明人。主持葫芦岛沿海开发区的和贵州梵净山生态养生园的规划设计,参与过深圳东部华侨城大型旅游景点的设计和施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裸露边坡植被恢复综合技术”主要研究人员,为北京市现代农业十佳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国稀土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
二、中国高铁自主创新之路-中国高速铁路研究发展经历和关键技术成果介绍 |
讲座内容:中国高铁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根据国情、路情进行创新,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标准体系,短短数年间便在国内纵横东西南北,运营里程超万公里。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高铁不仅运营规模大,而且还具有系统技术全面、造价低、建设速度快等优势。极短的时间内,中国高铁就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重大跨越,闯出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模式”。 |
1、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铁路改革的试验田和高铁研究的试验基地。 |
2、中国第一条时速200公里准高速铁路在广深铁路诞生为中国高速铁路研究打下基础。 |
3、中国高速铁路技术要求与普速铁路技术要求的区别 |
讲座专家:裘友学,高工,毕业于株洲铁道学院机械系,原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室主任,参与准高速铁路研究(包括部分高铁)和组织,现任深圳市铁路技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此为公益讲座,欢迎感兴趣的市民及科技工作者参加。
|
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