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工作动态
协会资讯
乡村振兴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
乡村振兴

 

六万科技人员退而不休

 深圳商报  2013年10月14日    记者 管亚东 

 

    重阳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一些老年科技工作者,他们中有人选择创业,让人生更加精彩。据统计,全市现有6万多名老年科技工作者,很多人改变“纯消费式”的退休生活,而是积极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八旬老人进山区搞农业
    生于1934年11月的文显文是高级工程师,在农业科技战线奋斗了整60年。抗日战争暴发后,他随父母由湖北逃难到四川成都,不久父亲因病去世,当时他才四岁,弟弟两岁,妹妹才四个月,作为小学教师的母亲含辛茹苦抚养着他们兄妹几个。
    1957年,文显文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艺、农机专业。他说,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大学四年一直没回过家,这是比较遗憾的事情。在工作的几十年里,他兢兢业业取得无数发明成果,被各种媒体广泛报道。
    文显文退休后,离开家人和城市,独自一人到库区、山区、贫困地区。他说:“那里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外面下雨,屋里摆满大小盆子和桶。没有节假日,没有上下班时间,甚至—连几个春节都没有回家同亲人团聚。”老人计划建立“综合实验农场”,与现在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相似。他已获得七项中国发明专利,现正积极筹建“文显文农飞创新工作室”,主攻有关食用菌、“白色农业”、“大生态秸秆产业”的科技开发。
    爷孙开起电热毯公司
    迟文斌教授生于1936年11月,1960年毕业于东北林学院仪表专业,之后一直在东北林业大学任教,退休后来深圳,指导三个孙子孙女搞发明创造,并在家里建成了小型的试验室。
    后来因自己有腰腿痛毛病,需要用电热毯,而现在电热毯都是三十年前韩国的老技术,于是他开始钻研创新,现在,他的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证书,另有一项发明专利在初审中。
    据介绍,迟教授将凭本发明参加今年10月在深圳举办的“中国老年创新发明推介交流会”。
    现在,迟教授发明的电热毯经小试、中试进一步完善,现已小批量生产,并成立公司运作本发明项目,取得商标,市场反映良好。
    老龄化是“负担”更是机遇
    目前,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深圳将在未来几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市老年科协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有6万余老年科技工作者,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不会比年青时衰退多少,如果我们找到一条途径将老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这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推动我们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至少可以延缓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深圳的老年科技工作者十分活跃,在科普、公益和发明创造等各种领域都有相当一部分能人在继续奋斗。
    从“深港老年创新发明大赛”、“珠三角老年创新发明大赛”,到正在筹备将于10月底在深圳召开的“中国老年创新发明推介交流会”,在珠三角科技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并得到全国老龄委和中国老科协的肯定,而老年“高交会”的举行,也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夕阳红。

 

    
电话:0755-83284816 传真:0755-83284109
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粤ICP备09221659号-1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