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工作动态
协会资讯
乡村振兴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
乡村振兴

六旬老人发明虚拟密码技术

打入首届深港老年创新发明大赛决赛

                 http://sztqb.sznews.com   2010年9月28日   深圳持区报 张舜
    日前,“深港老年创新发明大赛”打入决赛的10个优秀发明项目出炉。其中,决赛项目中唯一一项电子信息类发明——“蓝密技术(虚拟密码技术)”,是专门针对防伪和信息安全领域的一项发明,其系列中国发明专利已陆续进入授权期,系列国际发明专利已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顺利通过实质性审查。昨日,年过六旬的发明人邓平孝接受了本报专访。
    买到假酒引发钻研密码学兴趣
    邓平孝祖籍四川,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长期从事国防重点项目工作。1987年,邓平孝来到深圳。“蓝密技术”的最终诞生,起因竟然是因为邓老想要“打假”。有一次他买了三瓶“名酒”宴请好友,不料都是假的。搞科研出身的他,想在印刷标识、结构物、材料、多媒体等防伪手段的基础上,运用更好的科技手段来杜绝假冒伪劣。
    此外,关注时事的邓老发现,在信息安全领域,国内外也屡屡发生银行账户存款被盗取、网络和数据库被攻击、个人私密信息被泄露等事件。
    他专门跑到深圳书城,在偏僻的书架子上搜罗了所有密码学的书,还阅读了涉及美国、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密码学教材。他意识到,若成功研制出一套科技含量极高的“密码技术”,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2006年,60岁的他创办了一家防伪科技有限公司,老人家常常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反复推理、求证,在一堆堆手稿里埋头苦干。连楼下保安都不忘关切地问:“邓老,这十几个小时,你一个人是怎么过的啊?”邓老的回答既利索又风趣:“我在思考。”
    发明虚拟密码技术申请专利
    据邓老介绍,在风云际会的密码史上,国内外密码界大多以颜色命名,但唯独给蓝色留下了一席之地。“因为蓝色与战争无缘,她象征着深邃的梦寐、愉悦与和谐。”为此,邓老将自己发明的“虚拟密码技术”专利取名为“蓝密”,并为此申请了三个商标进行保护性注册。
    邓老认为,从逻辑上来分析,凡是通过程序来实现的加密,人或计算机都能实现破译,非人创、非程序的加密则无法被破译。他说,“蓝密”是从密码学向逻辑学和混沌学领域拓展创造而来,是与现有密码体制截然不同的抗攻击密码体制。其中,它以“四无”——无预先设置、无事先存储、无操作输入、无时空传送的逻辑原理运作而无法截获,因以混沌效应生成而无法破译。邓老说,这正是“蓝密”的精华所在。
    记者在多份资料中看到,邓老发明的“蓝密”也在申请国际发明专利程序中,目前已经顺利通过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指定检索局的权威检索。“蓝密”的系列国际发明专利已经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顺利通过了实质性的审查。
    鼓励后辈创新称积累很重要
    昨日,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张秋惠向记者介绍,此次首届深港老年创新发明大赛,是由市科协、市老龄办、香港发明协会、市老年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旨在鼓励老年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投身科技创新,不收取参赛者的任何费用。
    张秋惠称,进入决赛的10个项目将在10月中旬评出最后赛果,这些项目涵盖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医疗、电子信息、机械机电四个类别,都是很有分量的发明项目。从事创新发明的老年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希望借此大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邓平孝告诉记者,创新的秘诀并非“突然间灵光一闪”这么简单,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期必须花时间在知识的学习、文化的沉淀上。想要创新,离不开奇思妙想,更离不开脚踏实地。

 

电话:0755-83284816 传真:0755-83284109
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粤ICP备09221659号-1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0号